去年11月,柯達宣布與公司債權人達成相關協議,獲得了一組債權人提供的8.3億美元融資方案。到了12月底,柯達又宣布將以5.2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約1100項數字成像技術專利。但是,由于交易雙方對于融資數額的分歧,談判從去年底延續至今。最終,通過和債權人談判,柯達修改了之前的融資計劃。
按照新計劃,針對一部分非商業化影像資產,比如文檔成像、個人影像業務等,柯達最低的轉讓價格從之前的7億美元,調低到了6億美元,這減輕了柯達處置資產的壓力。
柯達在一份聲明中也表示,將會在今年4月份提交破產重組計劃。同時,將和債權人委員會一起敲定一家獵頭公司,開始搜尋新任董事會成員。今年年中,柯達預計將結束破產保護狀態。屆時,柯達將成為一家從事商業影像業務的公司,其將退出個人成像業務。
一枚紅黑相間的小小膠卷,曾經幫助柯達站上了影像產業的世界之巔。
1880年,喬治·伊斯曼在美國紐約州的羅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劑配方制作相機膠卷。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達盒式相機。“柯達”正是由此而來。在膠卷誕生之后,柯達迅速占據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是毫無疑問的絕對王者。1930年,柯達占世界攝影器材市場75%的份額,利潤占這一市場的90%;到2002年,柯達的全球營業額增至128億美元,全球員工總數約7萬人。
然而,技術革新的大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呼嘯而來。隨著近10年來攝影技術漸漸從膠片向數碼轉變,全球膠卷消費市場以每年10%的速度急速萎縮??逻_也在這輪大潮之中漸漸被淹沒。
2011年,柯達數度傳出破產傳聞,當年股價跌幅超過80%。到2012年1月,由于平均收盤價已連續30個交易日位于1美元以下,不符合紐交所的上市要求,柯達正式提交破產保護申請,并試圖以20億美元左右的價格出售1000多項核心專利技術。雖然這些專利技術吸引了包括蘋果、谷歌等公司,但是由于雙方在價格上的巨大分歧均未能達成交易。此后柯達進一步陷入困境,出售了包括標志性的照相機業務在內的諸多核心業務,并且“瘦身”成為一家專注于商業成像領域的公司。
柯達公司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佩雷斯表示,現階段柯達必須進一步調整成本結構,通過出售非核心知識產權資產完成轉型。“申請破產重組并不代表柯達將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佩雷斯稱,重組是為今后東山再起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重組,柯達將更具活力。
掃碼關注意格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