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業內對生鮮零售領域格外關注,互聯網巨頭不斷跨界布局線下新零售業態。
近日、美團全新升級的新零售業態“小象生鮮”正式亮相。
作為美團在生鮮零售領域一次全新的品牌升級,“小象生鮮”與此前推出的“掌魚生鮮”究竟有何不同?在今天的開業現場,我們帶您一探究竟。
“小象生鮮”位于北京方莊時代Life廣場負一層,面積為2000平米左右,其中堂食部分約為200平米,分為5個檔口,店內設有烘焙、果蔬、日配等多個區域。
1、定位
作為美團旗下的一家集生鮮食品、餐飲、電商和即時配送于一體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生鮮超市。
“小象生鮮”以"越快越新鮮"為品牌口號,提供優質便利的服務,服務好消費升級的家庭用戶。從而實現自己的“品質、健康、便利性、性價比和社區服務”的精準定位。
“新鮮”,意味著品質和健康。為了保證新鮮,“小象生鮮”采用全程冷鏈配送、重點生鮮食材自營直采的模式。同時,“小象生鮮”與超過50家覆蓋活鮮、肉類、蔬菜、蛋類等品牌合作,為顧客精選品質食材,保證產品品質。
“快”,依托美團外賣的強大配送能力,“小象生鮮”可以為門店周圍三公里范圍內的用戶提供即時配送服務,最快30分鐘就能收到全程保鮮配送的商品。
2、體驗
去年7月,美團在北京望京開設了第一家生鮮超市——“掌魚生鮮”,其也是美團在生鮮零售領域的一家測試門店。而全新亮相的“小象生鮮”方莊店既是美團在生鮮零售領域一次全新的品牌升級,也是美團進一步探索生鮮零售行業的開始。
《聯商網》還了解到,“小象生鮮”在商品方面進行迭代,首次引進非食品牌,增加了300個SKU的非食類居家生活常用商品。并增加了自采生鮮的比例,讓生鮮品類的商品品質更好、價格更低。
“小象生鮮”門店的整體裝修風格更加精致,添加了森林、田園、海洋等元素,場景化的設置能讓顧客在購物時感到更加放松和舒心。
3、優勢
“小象生鮮”融合了美團在配送、流量、大數據、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優勢,為追求生活便利、愿意消費升級的顧客打造優質便利的生活超市。
配送:來自美團專業配送團隊專門配送,覆蓋門店周邊3公里,美團騎手最快30分鐘貼心送達。
流量:美團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生活服務平臺,據了解,2017年,美團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3.2億。這些來自本地的吃喝玩樂購的精準流量可以有效為線下導流,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的效應。
大數據:依托美團和大眾點評對“吃”多年專注研究和發展所累積出的餐飲大數據和餐飲經驗,有助于“小象生鮮”精準選品、智能補貨、精準會員營銷。
技術研發:“小象生鮮”通過科技的驅動不斷改善和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在此次亮相的“小象生鮮”方莊店中,包括懸掛鏈系統、自助支付、人臉識別支付等系統等也投入了應用。
購物車上裝有識別系統,能夠記錄顧客購物軌跡,優化商品管理。
漢朔智能電子價簽,快捷、準確的價格顯示提高顧客滿意度。
智能貨架系統,方便管理庫存,并幫助揀貨員快速找到訂單所需商品。
自動支付系統,縮短結賬時間,提升顧客滿意度。
4、亮點
受益于大數據分析“小象生鮮”旗下的自有品牌“象大廚”,以“流行”和“美味”為主題,設計出的一系列冷藏、冷凍及半成品食品,為繁忙的都市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便捷、優質的餐飲解決方案。
“象大廚快手菜”半成品系列是“象大廚”旗下一款致力于讓用戶在家輕松快捷的做出餐廳級美食的產品。
“小象生鮮”運用了美團和大眾點評在餐飲領域多年累積的大數據優勢,挑選出區域用戶喜愛的菜肴,并通過對區域推薦菜口味的綜合數據分析,選擇排名前三的菜肴配方,運用在餐飲烹飪上的豐富經驗深入研究其食材和口味,并且對烹飪技巧進行簡化。
用戶購買后,在家通過“倒油加熱、倒菜翻炒、加調味汁”簡單三步,八分鐘就可以制作出一盤地道美味。目前小象生鮮方莊店已經推出了五彩蝦仁、黑椒牛仔骨、金針肥牛、大盤雞等40余種產品。
“小象生鮮”還在門店內特別設置的烹飪課堂,將通過現場演示為讓顧客輕松學習美食的做法,在互動的同時拉近與顧客的距離。
值得注意的是,“小象生鮮”烹飪課堂所教授的菜肴并不是很難操作的“大餐”,而是簡單易學、貼近生活食譜,用店內的食材做出“家”的味道。
美團小象生鮮人士表示,
美團的企業使命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小象生鮮”正是美團企業使命的體現。您企業的
品牌定位是什么呢?
據了解,“小象生鮮”在北京和其他城市的門店也在籌備中。未來,美團希望“小象生鮮”能夠在不同類型的商業體和城市社區以及不同面積條件的物業落地發展。
在眾多新零售玩家入場的情況下,“小象生鮮”未來將發展如何,值得期待,也仍需時間檢驗。
隨著巨頭陸續加入生鮮新零售的戰局,北京、上海成為開店的前線戰場。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當生鮮超市開到他們身邊,生鮮新零售可能已走到“中場戰事”了。
2017年,超級物種面世,美團掌魚入海,阿里盒馬加速快跑,京東宣布要開100萬家便利店。線上平臺將“場景”拖回線下,在日常生活中吸引用戶消費,并向線上轉化。
進入2018年,生鮮新零售再起波瀾。5月25日,美團旗下小象生鮮在北京方莊開店,與20公里外的掌魚生鮮形成犄角之勢。
這是美團開的第二家生鮮超市。對于美團而言,掌魚只是試水,作為品牌升級的小象才是真正的行軍號角。
隨著巨頭陸續加入生鮮新零售的戰局,北京、上海成為開店的前線戰場。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當生鮮超市開到他們身邊,生鮮新零售可能已走到“中場戰事”了。
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數據之爭才是最先交火的主戰場。
戰場回歸線下,交火仍在云端
新零售出現之前,生鮮的概念沒有統一:線上,要說起10年前興起的生鮮垂直電商,融來十幾萬資金的創業者帶著單反下鄉,拍好照片上傳網站,開起農副產品買手店;另一種是類似于山姆會員店與麥德龍式的高端生活超市,質量精致,但價格說不上平民化。
所謂新零售,便將二者進行融合?;ヂ摼W公司搭建起線上平臺的同時,在線下建起超市,占據線下生活場景。此次小象生鮮線下開店,一方面可以作為美團生鮮鏈條中的前置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媲美高端生活超市的服務,為線上平臺導流。
無論如何,游戲場景回到線下,平臺更需遵從實體零售的規則。
實體零售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三方面:第一,以最低成本,讓消費者在正確地點買到正確產品;第二,讓存貨降到最低,但仍舊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第三縮短產品庫存,周轉以及生命周期,以應付快速的市場環境變化。
實體經濟的市場規則,加上開店成本高昂、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生鮮超市的精細化運營,幾乎成為平臺參加游戲的入場券。
精細化運營,依賴平臺的數據能力。與傳統零售業相比,阿里、京東、美團這些擁有億級用戶量的中心化平臺,最大優勢也許就在于龐大的數據量、多元的數據維度與更細的數據顆粒度。這些數據可以反饋海量市場信息,消費者是誰、日常消費多少商品、價格敏感度高低、正確開店地點在哪——這些問題,在生鮮超市開業之前便有了答案。
平臺數據越全面,生鮮超市的運營成本就越低,越具競爭力。就像新聞客戶端之于傳統門戶,二者的最大區別并非信息流,而是千人千面的智能推送算法。算法越精準,信息流占據用戶的時間越長。
而數據能力的比拼,往往發生在人們看不見的前期決策階段。換句話說,當小象生鮮剛剛出現在街頭時,可能已經是“中場戰事”了。
餐飲大數據,美團的拿手戲
美團在開拓新業務時一向謹慎。美團打車在南京低調運營整整一年之后,待產品完善,市場反饋良好,才登陸上海。
5月25日,小象生鮮出現在北京方莊,在掌魚基礎上進行品牌升級。此次開店距離上次掌魚開店,過去了10個月??梢钥闯?,將近一年的試驗,美團對于生鮮新零售領域已具備十足信心。
這種信心,可能來自于餐飲大數據。
“吃得更好”是美團一直秉持的使命。團購、外賣到生鮮,看似是三條賽道,卻都沒有離開用戶的餐桌。
合理想象一下,小象生鮮開店之前,美團可以結合到店用餐數據、外賣數據,分析某一地點周邊人群的消費能力與口味傾向。不僅選址規劃更為合理,還可以在精選食材基礎上,定制更多人喜愛的半成品食材,促進銷售、減少庫存,作用于供應鏈的優化。
比如金針肥牛,就是小象生鮮針對某一區域用戶的口味偏好,設定的三十余道快手菜之一。除了地域性定制,小象生鮮的選品,也可以在時間維度上參考季節性變化,讓用戶“吃得更好”。
正確的選址,決定了小象生鮮將成為美團生鮮戰略的高頻線下入口。正確的選品,將使小象生鮮的消費者更具黏性。
雖然其它平臺也有數據,但沒人比美團更懂人們的口味。對于消費者來說,“懂我”的超市,這才是高品質生活應該有的樣子。
進一步拓展,美團外賣的物流體系,足以滿足3公里的配送服務,再加上大數據選址,小象生鮮將進一步降低了高品質生活的門檻,提高消費者體驗。
除了外賣,其它物流體系幾乎無法直接移植,為生鮮服務。這對部分平臺來說,也是必須邁過的門檻。
綜上所述,美團手持團購、外賣兩大餐飲王牌,“基礎設施”完備,加碼生鮮超市的動作也便不難理解。就生鮮領域而言,如果一直深耕餐飲服務的美團都做不好,大概也就沒人能做成了吧。
聲明:本外來自互聯網,目的在于向大家分享品牌動態,不代表意格品牌策劃公司觀點